登录 注册 退出
问答 用户投稿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行业资讯
青创网首页

服装业“织”造未来(“老三样”焕新记

时间:2024-07-02 14:48人气:作者: 小青姐姐【转载】

---
服装业“织”造未来(“老三样”焕新记(图1)

**标题:**
服装业“织”造未来(“老三样”焕新记(图2)

服装行业的创新之路: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
服装业“织”造未来(“老三样”焕新记(图3)

---

**正文:**

图为大杨集团旗下高端男装品牌创世旗舰店内部景观。

在鄂尔多斯羊绒服装集团针织二厂的编织车间,工作人员正在使用电脑横机进行编织工作。

大杨集团洋尔特工厂的智能裁剪车间内,自动化设备正在高效运转。

鄂尔多斯现代羊绒产业园的外部景观。

近年来,服装、家具、家电“老三样”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,朝着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方向发展。这种转型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,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科技、时尚和环保已经成为中国服装产业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。

通过数字化手段,消费者可以轻松设计出独一无二的服装。在生产车间,智能裁剪、智能吊挂、智能物流等系统各司其职,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。而在销售环节,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。

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,运用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,已成为服装行业的共识。企业如何推动自身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?以下是相关报道。

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

一款定制服装,最快可在三天内完成。

只需简单操作,就可以选择面料、款式、颜色、工艺等,设计出一件专属的服装。在大杨集团研发的USTYLIT服装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上,消费者可以轻松完成个性化定制。

传统的服装生产面临生产成本高、制造周期长等问题。要解决这些问题,必须对生产流程进行变革,通过智能化改造,不断优化供应链的柔性程度。

“无论是在技术创新、数字化建设,还是发展战略的制定等方面,我们始终围绕创新这个关键词类别发力。”大杨集团总经理胡冬梅表示。为了应对定制服装的痛点,企业持续投入,建设了专门的智能柔性定制工厂,将智能制造、工业互联网、个性化定制有机结合,实现智能量体、智能下单、智能打版、智能生产等全流程智能化服务。

在大杨集团大连贸大时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,工序井然有序地进行,每天有近1000件西装在此下线。智能吊挂传输系统精准地将袖口、衣领、前襟等“零部件”送到各岗位工人面前。

在智能化系统的支持下,生产效率大幅提升。例如,设计一款衣服的传统方法需要经过多个环节,耗时最少半个月。而现在,智能排版只需2秒,机器自动裁剪,大约一分钟就能完成。智能吊挂系统将初版传送到各工序,工人再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制作。

大杨集团副总经理吴江回忆起企业的发展历程,讲述了从最初的小规模加工到如今的智能化生产模式。企业紧跟市场需求,逐步探索以消费者为主导的“按需定制”生产模式,重点从传统的来料加工、批量生产转向服装设计、柔性生产、个性化定制等领域。

“我们自主开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,整合了订单管理、量体数据、材料备货、生产工序、终端店面等多方资源,链接了全球6000多家供应链企业,一件定制西服从下单量体到制作完成最快只需3个工作日。”胡冬梅说。

如今,通过数字化改造,大杨建有7家智能化生产工厂、40条智能化生产线,实现了多品种、小批量、高品质、快速反应的定制化生产模式。大杨集团的自有品牌西装已销往世界各地。大杨所在的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,聚集了40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,被评为“中国西装名城”和“中国服装智能制造名城”。

融入绿色发展理念

工厂节水节电、产品可回收利用

除了积极适应数字化浪潮,服装业还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。

走进鄂尔多斯羊绒服装集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工厂,可以看到一台台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正按照已输入的工艺设计图纸,将一根根纤细的羊绒纱线织成一件件羊绒衫。

“我们所使用的全成型电脑横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之一,一根纱一次成型、一次编织,它是普通电脑横机用电量的1/3。”鄂尔多斯针织一厂经理范忠义说。不同于普通设备,全成型设备可以实现一体成衣,整体工序缩短,用工减少,成本也能降低。

从收绒、选绒,到清洗、分梳、染色,再到纺纱、编织、成衣,最后检验、整烫、包装,将羊绒线制成羊绒衫出售,共需经历120多道工序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每一个环节。

例如,在山羊绒洗绒环节,鄂尔多斯采用了自主研发的超声波清洁洗绒技术,能够更彻底地去除附着在羊绒上的尘土杂质,同时节约20%的用水。在染色环节,工厂采用微悬浮染色技术、植物染料染色技术、无磷脱色技术等,使羊绒获得鲜艳的颜色,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羊绒天然纤维的品质特性,实现节水50%以上。

“我们目前的染色生产线使用的是行业最先进的全自动染色机,配合全自动染助剂配送系统联网运行,可以完成染化料的自动称重、抓取储存、溶解化料和配送上料,减少人为失误,提高颜色控制的准确性。”染色车间主任王治国说。

设备管理部经理周宇表示,企业持续关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水、电等能源及化学物质的管控,实现用量合理逐步下降。鄂尔多斯制定了从绒山羊育种养殖、羊绒分级应用、全工序加工制造到废旧羊绒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生产标准,被认定为国家首批“绿色设计”、“绿色产品”、“绿色工厂”。

“我们推进各项节水技术改造,包括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、初期雨水收集回用、市政再生水引入和污染减排、废水循环利用等。经过多年努力,目前园区采用的反渗透膜污水处理技术使污水回用率达到70%以上,年节约水资源30万立方米。”周宇说。

如今,消费者对于高品质、高性能、绿色环保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。在产品端,鄂尔多斯推出的“善SHàN系列”中的“再生羊绒”系列产品,就是将旧羊绒制品回收,然后纺成纱线用于织造面料,减少生产浪费。

鄂尔多斯集团总裁、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臻表示,新质生产力首先就是创新。对于鄂尔多斯,要以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,以品牌重塑焕新带动产业高端化发展,推动产业链向绿转型、向高迈进、向新而行。

“可持续性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核心。保护好草原,平衡工业化生产对环境的影响,同时向消费者及整个服装行业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,是我们肩负的重要责任。”王臻说,希望通过羊绒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实践,引领行业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
用数据打通供应链

翻单时间变短了,供款能力却更强了

一款最基本的T恤衫,有3种颜色、5个尺码,加起来就是15个SKU(库存保有单位,即库存进出计量的单位,可以是以件、盒、托盘等为单位,在服装、鞋类商品中使用广泛。)

提起真维斯的服装,中国人并不陌生。1993年,真维斯进入内地的第一家店在上海南京东路开业,此后在全国主要城市的步行街开设门店,带动休闲服品类走入千家万户。到2014年高峰期,真维斯开设的实体店数量超过3000家。

很长一段时间里,真维斯都是“单线供应链模式”。然而随着电商兴起,行业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。生产预测不准确、生产协同效率低、工厂订单监管难、SKU多管理难、库存管理效率低……成为困扰传统服装行业发展的痛点。

“传统的单线供应链模式,存在供方导向信息不畅、决策迟延等问题。就像顾客喜欢什么款式,要等他们走进店里产生了购买行为我们才知道,再反馈给工厂,这个周期很长,等服装生产出来,说不定已经不再流行。”刘伟文说。

2009年,真维斯开设第一家网店,自建ERP系统,成为最早实现O2O全渠道、多仓多店发货的服装品牌。自2018年起,真维斯以线上销售为主,从服装零售向品牌经营转型。

回到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,答案是数字化。通过数字化中台,真维斯可以实时掌握消费者信息,包括顾客浏览的款式、选择购买时长、购买数量等。将这些数据可视化,就能制定精准的产品开发和品牌销售策略。同时,调动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,与原料供应、物流保障、加盟销售等各方共享数据,实现敏捷生产和销售。

“以往提到服装业,首先联想到的是服装生产的画面,制造业属性很强,因为最早我们的服装业以出口贸易为主,主打量大价优,以性价比取胜;如今,市场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,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更加细分、变化也更快。”如何快速、准确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?刘伟文认为,除了产品创新,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尤为重要。

这种新的商业模式,核心就在于引入平台思维,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各环节的质量和效率。前端整合电商平台的流量数据,后端调动供应链各方资源,真维斯构建了一个前后端高效联动的产业生态。在这一生态下,从企划、设计、选款、开款、测款,到商品运营、品控、物流、仓储、配送等,全链路打通。

打开各电商平台的真维斯店铺,呈现的内容并不一样。这是因为,系统根据顾客浏览历史、购买习惯等生成标签,形成了“千人千面”的展示页面,尽可能将顾客最有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推送到他的面前。

“以前,我们翻单需要45天,现在只需2天。翻单时间变短了,供款能力却更强了。”刘伟文说,工厂提前备好面、辅料,市场测款机制迅速找出畅销款,在此基础上快速补货,就能让消费者及时体验到最新的时尚潮流。现在,真维斯致力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,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,实现“购货精准、生产快速、库存减少”的效果。

---

以上内容旨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进行深度修改,确保没有明显的重复内容。



编辑:发布者

感谢作者的辛勤原创,贡献思想、思路、解决方法。若本文章在摘抄中涉及到版权问题,敬请与管理员联系,以便及时删除,谢谢! (邮箱:2199841163@qq.com)

加载中~
加载中~
标签: 服装